起泡劑的分類
起泡劑根據其來源可分為天然類、工業制造副產品類和人工合成類別三種,接下來小編就各自給各位介紹一下這三個種類吧。
1、天然類
這類產品是由植物立即水蒸氣蒸餾和生產加工后的產品。由于林副產品資源相對比較局限,因而在選煤廠的應用相對比較少。
2、工業制造副產品
?。?)GF浮選劑
以丁醇、辛醇為原料再經特有生產加工個人所得,紅棕色稠狀液體,它兼顧相應的捕收特性。由于GF浮選劑出泡特性強、需求量小、可選擇性好,在選煤廠普利用率十分高。
?。?)雜醇
來源范圍較廣,也是選煤廠應用較多的起泡劑。如用發酵法紀乙醇時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為丙醇、丁醇和戊醇的化學物質。此類雜醇密度在0.8g/cm3上下,淺黃色透明液體,轉變成的塑料泡沫較脆,可選擇性好。除此之外,化工企業用一氧化碳和氫轉化成乙醇制作工藝中也有此類雜醇副產品。
3、人工合成類別
是各位根據所重介的礦物特性技術專業生產加工的化工原料。
?。?)醚醛類
嚴格按照還氧丙烷氣總數和醇的碳鏈長度由人工合成,其出泡特性還能夠事前設計。出泡能力隨還氧丙烷氣總數及醇的烴鏈氧原子數提高而提高,除此之外捕收特性提高,可選擇性降低。
水溶性較高,塑料泡沫結構密度高,沒發粘,可選擇性好,易除泡,需求量少,能轉變成許多對重介有利的小于0.3mm的小氣泡,但價格貴。
?。?)醚類
這類產品是轉化成丙烯酸乳液全過程中的副產品,來源廣泛。工業級的11號油中含少量環氧樹脂殘余物,呈橘黃,帶新鮮水果香味。11號油價格低,出泡能力較2號油強,需求量僅為2號油的1/2,轉變成的塑料泡沫脆。這類起泡劑在尾礦庫水中快速融解,失去危害性作用。
上一條: 人工合成的起泡劑有什么優缺點
下一條: 起泡劑的作用